发贴者:夏志刚
我是浙江舟山的,我们这里宗亲很多,以族聚居的也有许多村落。我是邦字辈,父为良字辈,祖为贤字辈,曾祖应为定,曾曾祖音为继(建),据说在本地也有堂号,但我不知,也有族谱,但我没见过。
从小听老人说,我们是明时夏言阁老的后代,他死时曾有遗训“后世代代勿做官”,也有其金头九九八十一座坟的传说。
查我浙江舟山,在明清之际几经海禁,现住民多为后从宁波、慈溪等地过海而来。
请教各位宗亲,我们这支源流应为如何?
浙江舟山定海烟墩的“花岩庙”,与众不同的是此庙有三座大殿,三个庙台。中殿祭祀孔夫子和关老爷,叫文武殿,西首一座殿祭祀花岩菩萨,叫花岩殿,东首一座殿祭明朝宰相夏言,叫尚书殿。据说“花岩庙”是夏言的后代所建,夏言被严嵩所害,夏言的后人为避祸,有一部分逃到舟山烟墩隐居起来。后来,严嵩倒台,夏言的冤案昭雪,夏言的后代为纪念祖先才建了这座庙。“花岩庙”每年九月重阳要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演庙台戏。头一天开炮戏必演“天官赐福”,接着再演别的戏。只是有一点,凡有严嵩出场的戏一概禁演。
祠堂,古时被称为“祠庙”或“家庙”,多建于墓所,故又称为“祠室”。在《周礼》中有规定:“古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庶人祭于寝。”按《礼记》规定,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祖,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他们祭祖先不能设庙,而只能在自己家里祭祀,这种制度沿袭到宋朝,当时一些官吏纷纷设立家庙祭祖。到了明朝中叶,朝廷才准许庶民也可以设立家庙。故“祠堂”之名最早始于汉,但真正在明朝的中叶以后,祠堂的建筑才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明嘉靖年十五年(1536),礼部尚书夏言上《令臣民得祭始祖立家庙疏》,夏言上疏中说:“臣民不得祭其始祖、先祖,而庙制亦未有定制,天下之为孝子慈孙者,尚有未尽申之情,……乞召天下臣民冬至日得祭始祖,……乞召天下臣工立家庙”嘉靖皇帝下诏“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于是各强宗望族纷纷建祠立庙,宗祠遍布天下,呈现了一派充满浓厚宗族文化色彩的景象。
明代学者夏寅,字正夫,松江华亭人。正统进士,累官浙江参政。尝言:“君子有三可惜;此身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败坏人格),三可惜。”时以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