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代作品

新世纪首次重修江西省都昌县《夏氏宗谱》序

时间:2023/7/3 15:20:00   发帖人:夏国初   来源:夏国初撰文   阅读:307   评论:0
内容摘要:新世纪首次重修都昌《夏氏宗谱》序  宗谱是同宗共祖血缘关系沟通的纽带。她以特种形式,记载本族人文、地理、迁徙、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等一系列轨迹,是本族系的一部史诗。她与国史、地方志并列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三大支柱,成为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民主革命先...

新世纪首次重修都昌《夏氏宗谱》序


  •   宗谱是同宗共祖血缘关系沟通的纽带。她以特种形式,记载本族人文、地理、迁徙、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等一系列轨迹,是本族系的一部史诗。她与国史、地方志并列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三大支柱,成为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谓:“《宗谱》记述着中华民族由宗族大团结扩大到民族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民特有的良好传统观念。”
       毋庸置疑的是,植根于中国宗法社会之上的旧式宗谱,因受时代客观的局限,存在着不少的缺点,但她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所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懂现代科学知识,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丧失历史文化传承,不打自垮。”又如宋代文学家苏洵云:“太上立德,其次立言,谱牒亦一史书也。”其实,纵是植根于宗法社会的族规、家法、家训,仍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到其中的含金量,看到其对我们民族灿烂文化、民众优良品质的形成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宗谱不仅对从事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民俗学、人口学、民族学、遗传学等学科研究,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宝库。同时,宗谱对于帮助把握以人为本的观点,共同构建和维系和谐社会体系,以振兴中华,同样有着其他任何政治学、社会学、史学书籍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恰如滔滔一江春水,在历史的长河中奔流不息。
  •     二零零八年戊子秋,都昌《夏氏宗谱》应时编修,我受族人委托和信任,掌主编之责,深感荣幸,又因才疏学浅力不从心而愧之。我特拙赋词一首:

      忆江南
      修世谱,大禹是吾宗。追本应从江浙始,
  •         神州兰桂自繁荣,叶茂果千重。

      是为序。


     光庭公四十一世孙 夏国初         

  •        二零零八年秋于都昌

  • 作者简介 夏国初       都昌县多宝乡人,九江师范毕业、江西师大中文系专科函授毕业,退休中学语文教师,都昌县人才信息中心(社会团体、挂靠县商务局)主任,历任万家姓•夏氏网站站长、夏氏宗亲网、夏氏宗谱网、庐山户外网、都昌在线网、都昌户外网、都昌新闻网等十八栏目版主。2009年出席浙江绍兴.大禹文化国际学术研究会及大禹后裔宗亲总会联络处成立大会,作大会发言,当选大禹后裔宗亲总会联络处(浙江绍兴民政局批准)副秘书长,江西省伦理学会会员 、省、县诗词学会会员、鄱阳湖文学研究会会员、鄱阳湖国学研究会会员、县文学作者协会会员。2010年-2013年任都昌退休教师联谊会副会长,著有《都昌县多宝乡志》、《海内外都昌同乡录》、诗文集《南山青松集》、《秋之韵》。2008年主编都昌《夏氏宗谱》,参与编写《中华夏氏人物志》、《中华夏姓文化》(主编四川夏明显  上、下集),2017年为湖南夏裕渊主编《全国夏氏各省市地方支系及班派字辈汇编》提供资料,书写序言,为都昌政协主编《都昌姓氏及家风》(责任编辑 资料收集整理 王旺春)提供夏姓资料。2014年出席江西修水.大禹文化研究会暨中华夏氏联谊会二次筹备会议,任大会主席团成员。2014年冬任江西夏氏联谊会筹备组常务副组长。自2014年开始参与组建广东及广州夏氏联谊会,2016年任广州夏氏联谊会顾问、2018年发起组建都昌夏氏文史研究会,任顾问,2018年任江西谱牒研究会夏氏文史委员会(省民政厅备案,省谱牒研究会批准)副会长。



相关评论

夏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手机号/微信:18908662169


夏氏宗亲网为纯属公益性的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弘扬大禹文化为夏氏宗亲提供寻根问祖,沟通交流,资料查询。全站资料永久免费对全球的夏氏宗亲开放,若发现网站所载信息若有不准确之处,请与管理员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

闽ICP备17018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