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 夕阳争辉
——江西省九江市文广新旅局退休干部夏发本先进事迹
夏发本,男,现年71岁。原九江市文化局助理调研员。2003年退居二线,2010年退休。夏发本同志退居二线和退休后,主动作为,继续发挥作用,热心党建工作,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除担任九江市文广新旅局离退休干部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九江市老科协文广新旅分会秘书长以外,他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工作达17年,在九江市武宁经济发展促进会担任秘书长兼党支部书记,在九江市社联行业综合党委担任宣传委员,在江西省谱牒研究会夏氏文史研究委员会担任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为九江社会公益和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充分展示了一个老党员老有所为,永葆先进的风采。
牢记使命,为党建工作作奉献
夏发本退休十年来,一直把党务工作作为一项值得坚守、值得付出的事业。由于他对党忠诚,又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强的党务工作能力,以及诚实待人的为人品格,因而受到广泛的认可和信任。在文广新旅局离退休干部第一支部,老干部们一致推选他为支部委员,分管组宣工作。在九江市武宁经济发展促进会,他是现任的党支部书记。在九江市社联行业综合党委,他又被选举为宣传委员。他普通平凡,勤奋敬业,勇于担当,是党建战线上名副其实的“老黄牛”。
长期以来,为加强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他特别注重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首先是喜爱学习政治时事,其次是能自觉学习近些年来历届历次党的全会精神和每年的“两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由于他能够比较深刻领会党在新时期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而在组织支部党员学习会上能够把自己所学的感想和观点高质量、高水平地讲给大家听,促使支部学习会发言积极,讨论气氛热烈,与会者都感到很受启发和教育。有效地起到领学和积极的示范作用。
作为组织委员,他极其认真地做好党费收缴工作。一支部30名党员,有的年高体弱,常年出不了门;有的长期在外地生活居住;有的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致使党费收缴存在一定困难。但他能够不厌其烦,千方百计的与不同情况的党员进行沟通和对接,十年来,整个支部党费收缴做到了党员满意,上缴及时、收缴准确无差错。
作为支委,他关心群众,平易近人,善于与老同志们打成一片。他有着细致入微的工作风格,他熟知支部内老干部的家庭和身体状况情况。每次集体活动,他都特别注意年高体弱的老同志的行走与饮食安全,并具体予以搀扶。老同志们都称他是群众的贴心人。
二、 凝聚乡情,为建设九江,服务家乡谋发展九江市武宁经济发展促进会是经市民政局注册最早成立的社会团体,注册会员4000余人。2003年成立,至今历时18年。按章程规定,进行了4次换届选举,夏发本同志先后担任该组织驻会副会长和秘书长。17年来,由于该组织始终坚持一个办会宗旨(即结乡友,连乡音,凝乡情,解乡难,帮乡困,同致富,奔小康);努力发扬两种精神(即班子成员无私奉献精神和武宁同乡的团队精神);充分发挥三个平台作用(即政界人士的资源平台,民营企业的经济平台,《乡音》杂志的宣传平台);着力营造四种氛围(即传递乡音,凝聚乡情,和谐乡友,服务乡亲);认真履行五项职能(即: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建设九江,服务家乡,促进经济发展;二是已开展多种活动为途径,不断增强促进会的生机和活力;三是以宣传扶持民营企业为重点,为企业解忧排难;四是以扶贫济困为己任,确实解决弱势群体的疑难问题;五是以《乡音》杂志为载体构建交友联谊的纽带和桥梁)。由于夏发本同志17年来的热心、专心、安心致力于促进会的工作,由于他擅长协调,竭诚协作,勤勉策划,热心参谋,使该组织成为一个有亲和力,有凝聚力,有号召力,有战斗力的社会团体,多次被评为省市社科联系统先进单位,先后四次荣获全国社科联系统先进单位。
2019年九江市社联系统举行新中国70华诞大型文艺汇演,夏发本受命制定策划方案,编制预算,并负责组织实施。在他的具体组织下,九江市社联首次大型文艺演出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三、寻根问祖,为夏氏文史研究付心血
全国有夏姓人口470余万,在5000多个姓氏中排列55位,江西是夏姓人口集中地,为追寻夏氏流源、研究夏氏文史,经省民政厅注册,江西省谱牒研究会夏氏文史委员会于2018年10月18日在南昌新建区正式成立。夏发本同志自始至终参与该会的筹备和成立大会工作,起草章程,撰写大会工作报告,以及会议相关文件,并被选举为江西省,谱牒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为追寻夏氏流源,研究夏氏文史,标榜夏氏名人,服务夏氏宗亲,凝聚夏氏情谊,共谋夏氏繁荣,发挥了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