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塘古城堡,
玉塘古城堡,位于桐城街道玉塘村内,距福鼎市区仅4公里,是夏氏先人于明朝嘉靖39年(1560年),为抵抗倭寇侵扰而自发修建的,至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1986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正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堡共有四门,北门因故封堵而余东、西、南三门;根据夏姓家谱记载:古城墙长“环绕648丈,高二丈,址厚一丈有余,建有三女墙,三敌楼,目前城内共有居民800多户2730人,城堡内大多是明清建筑风格的古民居。城内山上有一自然森林130多亩,主要生长有樟树、枫树、榕树等名贵树种。秋冬季节,满山红叶,桐城八景之一的“玉塘秋色”由此得名。
关于玉塘……
距福鼎汽车南站往“金九龙大酒店”方向两公里许,有座古城堡,堡名“玉塘古堡”,古堡建于明朝嘉靖39年,为抵御倭寇骚扰而建,
据清嘉庆版《福鼎县志》载:“县城,属营中地。旧未有城,明嘉靖三十八年,乡人筑石堡以备倭。”第二年,南边也建起了一个堡,原名“塘底堡”,现称作“玉塘古堡”。
桐山堡作为福鼎市的中心,发展的步伐已经让她彻底改变了旧有的容颜,想找一点怀古的痕迹都很困难。而与之近在咫尺的玉塘古堡,虽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已今非昔比,但走进玉塘,你会在长满石斑花的古旧的墙石、残垣断壁、及已经生存了几百年的的古民居里找到怀古的情怀。
四百多年前的玉塘古堡是一块风水宝地。据夏姓族谱记载其先祖初到此地即在后山挖得财宝,于是发家。在古堡的西边,溪水东来,流经西门外,遇到海,村民筑坝拦水,水绕城而过,形成天然的护城河。被引进城中溪水,由西向东,日夜流经城内的两条沟渠,世代方便城中居民的日常用水。在清晨和傍晚,在城堡内几百米长的街边,穿着红红绿绿的衣裳的女人们在水沟边揉洗着衣服,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古堡的东面和西面是连绵不断的苍翠群山,南面是开阔苍茫的八尺门内海,就在这山海之中,一块小小的平原浮在中间。这块小平原能让居住在这里的乡民们解除了口粮之忧。潮涨潮落的海水,带来了大量的海鲜。让这一方的居民着实过着鱼米之乡的富庶生活。古堡的后山多植枫树,每当深秋,山下民居灰墙黑瓦,山上枫叶飞红,在天蓝水蓝之间,充满着诗意的浪漫。就因为此独特的自然之美,“玉塘秋色”成了著名的“桐城八景”之一,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福宁知府李拔偕同福鼎县令肖克昌、长乐知县黄瑞鹤等游览后不禁留诗赞美“玉塘秋色”。
李拔知府赋诗曰:“暑气移金律,秋容满玉塘;断霞回雁浦,残照落渔庄。露后黄橙熟,霜前晚稻香;宦游多感兴,鲈脍忆江乡。”
陕西咸阳举人福鼎邑令肖克昌赋诗:“塘映山光卫斗城,秋来秀色可怡情,无边木叶垂垂舞,不尽蝉声呖呖鸣,夹道稠桑留荫远,沿崖曲水泻尘情,闲情更上湖堤望,百里田畴喜埠盈。”
长乐知县黄瑞鹤赋诗:“瑟瑟秋容最可人,玉塘秀色一番新,闲来漫向楼头望,爽气披襟倍有神。”
明嘉靖年间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曾经扰乱了玉塘乡民的安定生活。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乡民集资建堡,第二年竣工。“下自平原之麓以连高巅”,“环绕648丈,高二丈,址厚一丈有余,建有三女墙,三敌楼,登城眺望,外以束海门之襟喉,内以萃境中之淑气,负山崖而阻江潮。当其天凉风急,汹涌澎湃作我濠堑,盖屹然一保障。”稳定高于一切,安全有了保障之后才能发展生产,乡民筑堡之后开始营造祥和安定生活,这样,堡内陆续有了一座座别致精巧的民居院子、鹅卵石铺成的小街和发生在城堡内的诸多奇人轶事,如春雾秋雨般流传至今。
在古堡居民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莫外乎发生在1656年的中秋过后的月圆之夜与倭寇的一次决战了,最后因寡不敌众而战败,“人丁十存一、二,尸体无法认葬,只好在玉塘东门外集体入冢,树碑‘玉塘义冢’”。而由此战衍生出的中秋晚上的“三人骑大马”“拽石”和每年清明时节的鸡毛祭的乡俗,延续至今。
而今,福鼎市区“东扩南移面海”的脚步,已逼近玉塘古堡的城下,古堡外的许多古迹风景在这种前进的步伐中,被践踏得七零八落。在古堡内还在顽强生存的许多明清时代的古迹,已经受到严重的威胁,有的已经似上了年纪而又多病的老人在苟延残喘。是否能继续存在,目前还是未知数。
在这个红叶已经泛红的深秋季节,选个时间,不妨到玉塘古堡里走走,拍几张古堡沧桑的照片,探寻一下本地的历史。顺便在玉塘后山的文化庄园里享用一下农家菜的滋味,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玉塘十二景诗
清 夏曦文
精舍凌霄
卓尔一椽倚碧霄,山光云阵韵遍饶,赏心不必在求远,俯视沧海来去潮。
海门巨浪
万派潮宗势欲吞,云涛雪浪乏晨昏,须臾一溯群流汇,山色重重进海门。
龙首凌云
潜伏东海起雾烟,昂然回首上青天,风吹鳞甲千云片,散作苍霖遍九边。
虎牙瞰斗
狰狞负偶体势雄,钢牙磨瞰斗垣中,有时一啸千岩震,百兽应教拜下风。
钓台烟霭
烟霭塘西一石台,纶垂亭畔夕阳回,殷勤借问提竿者,可有黄瑜钓起来。
棋盘翠积
黑白星罗点点陈,仙人着罢已离尘,遗留片石局犹在,长使游踪说假真。
马鞍献秀
宿雨餐风不入栏,柔蹄踏遍海天宽,何人按辔长江上,春草秋花缎秀鞍。
文笔书空
峻岱凌霄似笔舒,分青浮紫欲书云,试看日暮江烟起,木石皆成五色文。
西溪印月
潆潆寒碧绕城西,一幅练光两岸齐,倒褂冰轮波底漾,几疑湘女洗玻璃。
南塘种玉
日暖城南霭瑞烟,一塘秋色碧连天,丛生美玉伊谁种,待贾年年白露边。
金山隐日
晨曦夕照焕崇巅,金碧交加树树妍,遗却披纱无觅处,常似苍翠满塘前。
玉堡凝霞
紫色遥连翠献通,岚光销住玉塘中,蔚然一缕暮天霭,孤鹜齐飞入海东。
玉塘古堡民风民俗与故事传说
1玉塘古堡“三人骑大马”与“拽石头活动”
玉塘古堡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当时由于倭寇猖獗,经常骚扰沿海百姓,玉塘城堡由于是民间自发筹建,并无官兵把守,守护城堡的都是村民自发,而玉塘城堡又地处海边,倭寇海盗经常来犯。特别是到了农历八月中旬的时间,都是大潮水,涨潮的还是直涨到城下。倭寇的船只很容易就直驶入城下。在这种情况下,堡内居民们想出了一个“兵不厌诈”和“虚张声势”的办法吓退敌人,这两个办法就是:“三人骑大马”和“拽石”游戏。
“三人骑大马”,三人一组,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面对面的把手互相挽起来,第三人就做在这两个人挽起的手腕上,然后顺着城墙女墙的内侧而走,并口里发出“驾、驾”的声音。这样一队的人马不断的在城墙上游走,使处于远处的人看到听到,好象是城墙内有一队骑兵在巡逻,以吓走那些准备来骚扰的倭寇或者海盗。
“拽石活动”就是采取虚张声势的办法吓退不明真相的来犯之敌。玉塘城堡内当时没有驻军,堡内的居民就利用大街小巷铺设的鹅卵石做文章。
具体办法是:由三人组成一组,两人一左一右,中间一人脚下踩着石头,身体向后仰着,旁边两人连扶带拉往前跑,脚下的石头就互相撞击,发出“咯咯咯”的声音。这样就让在城外的海盗误以为城堡内有官兵在驻守而不敢来犯。
后来,玉塘城堡的居民在每年的中秋节晚上举行这个活动,一直延续到90年代,后来由于鹅卵石街道被混凝土路面所取代后,才不在举行这个活动。
2石头公信仰
在玉塘城堡的后山上有一块很特殊的石头,上面有一块石碑刻着“石观音”三个字。逢年过节都有很多人来这里烧香礼拜。一块再普通不过的石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善男信女来朝拜呢?原来这块石头是当地很有名的石头公,谁家若有经常生病的小孩和不乖的小孩拜它做干爹的话,这个小孩不但身体健康,而且会变得乖巧伶俐。
认这块石头做干爹的小孩,每年都要跟随父母来到这里烧香许愿,希望石头公保佑他健康成长。直到十六岁长大成人,才停止烧香。
据很多有拜这块石头做干爹的孩子的父母亲讲,这个石头公很灵验的。现在有很多刚结婚的年轻夫妇也会来这里烧香,以求石头公保佑能孕育一个健康聪明伶俐的孩子。
3稻谷吃新(民间习俗)
在玉塘古堡,每年都有“稻谷吃新”的习俗。也就是每年在新稻开镰后第一次割回来的稻谷,晒干,碾成米,煮熟,首先不是自己吃,而是先敬天地,祖先。这样吃新活动,主要以每个大厅,以姓氏各房为单位,因为玉塘城堡里的夏氏有六房,每个每房都有各自的大厅。各房的活动主要是在大厅里进行的。
吃新的时间是在傍晚,办法是:在大厅上摆上供桌,供上五果、茶叶、供菜等。每家每户都要煮一碗今年的新米饭供在桌上,然后由房中的长者,焚香请神明和祖先来吃,今年的新米饭,并祈祷祖先保佑,今年的稻谷丰收。仪式的时间一般在一个小时左右。
4“平安清醮”妇女刺绣供神(民间习俗)
为祈求风调雨顺,保佑地方平安,相隔几年,玉塘古堡地方都会做一场平安清醮,平安清醮期间有很多的活动,有请神游境,八将出巡等,本村的妇女们为表示虔诚,会自己动手,用五色线来刺绣精美的人物和花鸟等,并刺上自己的名字作为供养,以求神的保佑。
5“麻雀啄土垄”与“老鼠咬石臼”(民间故事)
清朝中叶,社会相对稳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下,玉塘古堡也出了不少的财主,最大的财主,可以到外省买土地,然后收地租。财主的大小就看谁的田地多不多。最多的一个财主每年能够收到一万九千六百多担,少则几百担租, 这些财主都属于有财有闲的阶层,经常会聚集一起喝茶聊天。玉塘古堡的中街,是最繁华的地方,有一个叫凉棚下的地方,经常会聚集着很多人,在这里谈天说地,家长里短的,谁家若有纠纷都会到这里让大家评个公道,所以凉棚下似乎是一个公正讲道理的地方。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公平讲道理的地方。
原来堡内有一户人家,也算是小财主了,人称“六百公”因为他每年有六百多担田租的收入,与堡内其他财主比起来,显然是没得比的。这个小财主勤劳善良,但不善言谈,平常也没有多少言语,一是一二是二的,与堡内其他人相安无事。
冬天属于农闲季节,外面的田租也收的差不多了,眼看到要过年了,想碾几百斤稻谷,于是,就清理自家的土垄。这土垄相当于现在的碾米机,只不过不是用的材料是竹片、木头、黄土等,不是用现代设备来拉,而是用手工操作的,一天也碾不了多少斤。
这天当他走进碾米房的时候,一群麻雀从窗户哗哗地飞出,他再看碾米机周围,掉了很多的黄土的小颗粒,他知道这是麻雀在啄食上次碾米时,没有清理干净的稻谷,然后把碾米机的土顺便啄出来掉到地上的。掉几颗土渣子倒是没什么事,但如果没有把它修好,在碾米的时候,这土渣子会从啄破的口子里流出来,与碾好的米混合起来,就很难挑出来了。煮饭的时候难免就要磕石子了。于是他请了师傅,把那些口子全部补上,只有等这些泥土干了才可以开始碾米。
像往常一样,他用完晚餐,出来溜达的时候,又步到凉棚下。凉棚下已经坐满了人,同是本家,大家一遇到就什么公啊伯呀叔啊叫起来。
他听到有人说:“我家的石臼被老鼠咬掉了”。
“六百公”看到说话的人是族里的“千二爷”,这“千二爷”,因为一年的田租能收到一千两百多担而得名。他的田租在堡内,他的田租虽然不是很多,但在堡内也算是个人物,能听他的话的人很多。
“真的假的啊?老鼠会把石臼咬了?”有人半信半疑的问:
“是真的,我有看到过,他家的石臼真被老鼠咬掉一块。”马上有人回答说:
在有人证明的情况下,老鼠咬石臼成了事实。参加谈论的人在啧啧称奇。
“六百担公”在经历自己的碾米房被麻雀啄出土粒的事件后,觉得千二爷,讲得也许是真的。
在大家谈兴正浓的时候,他也来了兴趣。就说:“我家的土垄前几天也被麻雀啄了。”
他的这句话出来后,全场的人的目光都注视着他,场面似乎顿时安静下来。
“土垄被麻雀啄掉,有可能吗?”千二爷在注视六百公几秒钟后,首先说话。
“真的!” 六百公肯定说。
“大家说有可能吗?”千二爷,把问题抛给在场的人。
“不可能的。土垄怎么会被麻雀啄了呢?”显然在场的人都不相信六百公讲的是真的。
六百公在解释他家的土垄为什么会被麻雀啄了,但是没有一个人会相信他的话,都说不可能的。
本来就是一个不善言词的人,平常来这里只有做听者的份。今天本来想趁大家谈兴正浓也凑凑热闹,想不到遭到这样的怀疑。他觉得羞愤得掉下眼泪。
那晚,他一夜难眠。
第二天,有人看到告示,六百担公要变卖财产。
再后来,已经没有人看到六百担公的踪迹,六百担公似乎在世间蒸发一样。
直到后来,古堡内发生了一起天大的案件,案件惊动福宁府。如果这个官司打输了,玉塘古堡内将有许多人被牵连,有人将倾家荡产,有人将为这个案件丢了身家性命。不得已的情况下,大家推选千二爷到福州省城,找省政府主持公道。当千二爷,费尽心机,花尽银子而没有结果,正在愁眉不展之际,却意外地在福州马尾码头遇到了六百公,而此时的六百公已经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在他的帮助下,这个官司有了转机,最后案件重审,牵扯出很多的窝案,使闽东几县的县官全部罢免。
这个故事讲起来非常复杂曲折,可以单独写成个剧本。在玉塘夏姓子孙中口口相传,目的是想教育子孙不要嫌贫爱富,另眼看人。由于近年来,电视等传煤的飞速发展,年轻人已经不在听这些老故事了,能讲这些故事的老人们一个一个走进人生归宿的墓园。这些故事随着他们的落幕而埋葬在土里。
6“麻疯公”的故事(民间故事)
7玉塘夏氏宗族的春秋二祭(民俗)
8 杨五爷潭与张太公的故事(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