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吉之子---明武略将军墓志
各位[云、贵、川、渝]族人:
我现正从事本地区家谱编辑,现将禹王第130世孙原吉后裔的有关资料发表于后,供族人研讨,如持有相关资料的同仁,敬请提供为谢。同时敬望族人参与续谱工作。
明武略将军先祖夏公墓志铭:
先祖夏公讳兰字某乃明户部尚书,少博、少保、追赠太师谥忠靖讳原吉之诸男也。忠靖公为三朝元老,位列九卿,功在社稷,故荫庇及子孙,因之诸男皆得赠五品以上官衔,兰公亦获实授武略将军之职。英宗时随帝北征瓦剌,遭土木之变,帝北狩。旋郎王即位,遥尊帝为太上皇。英宗复位后,迁忠靖公之诸男荩、芝、兰莲赴滇黔戍边,以防土司之叛(约于公元145O年左右)。兰公领兵入滇之宣威,屯田夏屯以自给,于兹,公战守于斯,屯田于斯,生活繁衍于斯,逝于斯,葬于斯。为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全国各民族的融合,云南的开发和经济发展诸方面均作出了不可遗忘的贡献。公之为人,治军严而爱士卒,重武备而喜儒学,勤于事而俭其用,公公私私,经渭分明,勘为其后修身,齐家,治事之典也。公之夫人龚氏,懿德娴淑,相夫教子,有大将风范,乃闺中之佼佼者也。公有子三日朝京、朝武、朝恩皆能承其父祖之志,勤于治事、严于治家,故公之裔孙繁茂,迄今已三万有余矣。其中有秀才数十人,贡生数人,科级县团级以上职务者数十人,大学生数百人,可谓根深叶茂,本固枝繁也。公之碑已两立,但嫌其不宏,公之十四代裔孙承志捐资重立,以示其不忘祖德之意也。
铭日:锐气而坚,又刚以严。南征北讨,尽尝艰难。儒将风范,文事武备。显位不骄,左迁不戚。屯田自与,功在社稷。勒铭于石,裔孙隆昌。
146代裔孙夏体才敬撰
(编者注:夏体才系宣威市民族中学校长、云贵川夏氏宗谱主编,大河夏氏宗谱顾问)
公元二000年庚辰
第二节会稽堂源流谱
粤稽世系,曰方于夏氏。上古禹王出自姒氏,受禅于舜,国号曰夏。其后裔即以为姓。乃知姓氏之说已胚胎于兹,凡来遥遥华胄,堂堂簪缨,虽时地攸殊则根本确然可凭。如我始祖,原籍江左应天府上元县竹子巷,支分山东济南府历城县柳树巷人氏。祖讳兴盛生子原吉字忠靖。兴盛公随明太祖领凭湖南省湘阴县管理万民,必有所传,然夏氏之支派诚可彰明较箸矣。因第世久远年湮,族巨枝繁,涣散而失其世系;或遭变故而迷其嗣传,则先公之名讳,品谊、行事殆有不能尽悉者。想我原吉公,于洪武十七年甲子以乡荐入太学、游禁庑,书诰封;戊辰年夏四月,祖蒙太祖天恩,授户部主事;戊寅年夏五月,特蒙惠宗开授户部右侍郎,壬午年夏六月,荷蒙成祖加升户部尚书;癸未年夏四月,奉命亲往浙西治水,甲中年春正月,复命往苏淞治水;乙巳年夏六月复蒙宣宗纶音,恩加少傅,逝后蒙宣宗赠太师内阁大学士衔。
原吉公诰命朱夫人生子三,长日芝、次日兰、三日莲。芝、兰二祖随英宗征北,英宗被敌虏,英宗复位后迁芝、兰二祖于民,芝祖原授武德将军职,卜居黔宁石鸡屯,诰命裴夫人生子二,长日一元,次日一旦;兰祖原授武略将军职,卜居滇宣夏家屯,诰命龚夫人生子三,长日朝京、次日朝武、三日朝恩。芝兰二祖之发迹遂于此概见矣。惟莲祖无职,与军民杂处,或迁于江西湖广四川等地,竟不知其后裔之派别如何耳。
谨于乾隆三十一年芝祖之云孙文庠建兴,兰祖之云孙武庠名应二人在威宁合谱告成援笔疏通。
(注:乾隆三十年即公元1766年,岁在丙戌)。
芝祖支系字派开后:
原芝一仲舞,良阳国有建,士登之成红,
云开显耀通,名高昭大德,万世履其忠。
兰祖后裔字派开:
兰朝祖宗之,木庆时应五,以景如章承,
仁体自天定,道远斯晋廷。
兰祖职武略将军,诰命龚夫人生子三,长曰朝京、次曰朝武、三曰朝恩。窃思往古,因生赐氏,有开必先;因姓赐名,有谱则宣。予家祖籍,难源泉,明朝以来,江左受,县属上元,府号应天,会稽堂也,竹子巷居焉。沐公奉上,滇南开边,远祖从军,有功封员,居官武略,户口,管千,世袭其职,,身留南滇,究其居里,实多变迁,官冲在后,威宁居前,本支来派,诚欲细编,但未见谱,讵敢强牵,仅得口授,历代相传,及至兰祖,移居滇宣,家声克振,创制田园,德配龚氏,后嗣有三,京、武与恩,朝字排联,朝后祖派,宗后祖前,宗字之后,四遽不愆,虽云之字,微有分变,起商、起席,后复归还,自此结踵,木旁为添,庆字继续,合族皆然,遽更而下,时国分焉,各行其是,排行不专,时国之后,三支分派,应文与先,亦分不圆,再观而后,或择玉旁,或分治、儒、更属无铨,及今以字,又分德维,亲疏易位更属颠倒,然前已定,实不可迁,后嗣立正,更定相沿,今念一派,不忍分开,排行合一,谨录其篇,班字有四、景、如章承,四字取尽,后望众贤,昔人所重,木本水源,前有千古,后有万年。
拾世孙螳总理承办,苏元亮兼办
拾壹世孙以时字正元贡生敬序
第三节大河毛渠湾村夏氏原谱
谱名:《祖派宗支》会稽:大亨、永庄、廷瑛、瑞鹏、启后、文正、守忠、夏贡、均和、德明。
诗曰:本支百世不易;蒸尝万古如斯。
谱序:
自古树有根本,水有源头,人有姓氏、我有来由,从来者何后世也。钟毓会稽,派衍商山鹤,禁羽儀四皓之,泽需悠远儒林节概,三家之一盛德常新,螽斯蛰蛰遍在寰区,千百年来世世传流芳之。相置十几省中普遍诸数多人性贡生,居边隅微名未诚百盖六合之一,脉甚愧代之分,君不揣鄙陋聊叙来音。
始祖江西,原籍江吉安府太和县世守人也,得进士弟,出身湖广庆知府迁升长府身体。
皇仁谕大权百姓之心,及乎致仕欲归两府争晋爱之至。
公从之逐卜筑于淑县,系合长卅权管,安居乐业、永振家声。国恩世守大邦名声缘何来此表以后人。
淑浦,世祖讳礼因系时滇蛮作乱兴兵征滇於洪武四年(1371)。
明太祖起义师以征夷蛮一土,字接奉圣旨诏书安从我国帐下兴兵向云南征代边夷,幸而皇王有道,天与民归,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奏凯返蛮回国,不期蛮复作乱,又兴兵而复,奉圣旨永镇边亭、不归故里,拨在平彝,分军催伍地方。大河其小堡子北官冲,南至岩子嘴。田地山场领受世守,分有田地,在伍中者不烦细记。
继而子孙繁荣,家道维新另置海司民粮田山数石,上至冲头起丫口,下至岔河区口,与本家军田相连,故迁居刘家冲两就田园,自住小堡时经数代人,分六支,家长同村,第六二系裔四五子孙迁居罗平、宣威,移住贵州普安陆亮弥勒,遍有族人奈世远湮年兵火迭见,从前谱系失之矣,惟守忠生也脱欲世悉数人共裁量难求其详,惟将本支代大概举之。
世祖讳大享,字子达,妣(?)氏生子三,长永庄,次永康三永嗣邑痒生,本派祖讳永庄生子二:长廷珍,居贵州新添龙领住;次:廷瑛住守於斯妣张氏系滇南腾境人氏,永庄祖生女四:适本伍候、潘、刘、董(本处腰站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