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谱牒知识

漫谈筷子巷(街)

时间:2017/8/20 15:58:05   发帖人:夏明府   来源:夏氏宗亲网   阅读:2361   评论:0
内容摘要:漫谈筷子巷(街)  筷子巷,有人称它为筷子街,这个名字为湘、鄂、豫、川等地诸多姓氏家乘言辞凿凿地记述本族之祖始迁的地方,是六百年来这些地区移民后裔梦中的家乡。筷子巷(或街)今为江西南昌市一个行政区辖下既窄小又陈旧的一条老街,似乎还不如深圳的中英街。目前仍延用筷子之名字的...
  漫谈筷子巷(街)

  筷子巷,有人称它为筷子街,这个名字为湘、鄂、豫、川等地诸多姓氏家乘言辞凿凿地记述本族之祖始迁的地方,是六百年来这些地区移民后裔梦中的家乡。筷子巷(或街)今为江西南昌市一个行政区辖下既窄小又陈旧的一条老街,似乎还不如深圳的中英街。目前仍延用筷子之名字的是南昌市公安局筷子巷派出所,如果没有这一行时的政府机构设此,如今人们很可能将这个极不起眼的老街当成寻常巷陌了。尤其当下南昌市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很快,相形之下,它已落时久远,并非像鄂豫移民史牒里所记述的那样神奇和名操。

  筷子巷历史上为豫章郡辖,豫章郡为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所置,属杨州管辖范围。据传它原本不叫筷子巷,而名快紫巷。民间流传着这个地方不知是在哪个朝代居住过一些豪门大族,这些大族里多出入仕及第人物,甚至荣登宰相之位者绵瓞不断。同时,这里为江南之地,尤盛产桑叶织丝,且品质上乘,皇家因地制宜在这里设立一个制官衣的针织局。相传那时六品以上的官宦乃至宰相所穿的官衣多为紫色,紫色是红和蓝合成颜色,即深玫瑰色。由于鄱阳湖旁的丝品上乘,加之所需量大,制官衣的局铺逐年有增,后来慢慢发展成一条狭长的巷子,这巷子就是后来的街,这条街就有人冠名它为紫衣巷。再后来一些人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快点穿上紫衣作官,便指着这条巷子教育后代说:“孩子们,好好读书吧,快点穿上紫衣巷里的衣服,就能光宗耀祖啊!”久日久之人们便把这里唤成快紫巷,正如金陵(今南京)在两汉时曾设有乌衣巷,乌衣巷是专为军队士兵做灰黑色卒衣的地方,至东晋后,这里却成为王导、谢安两大达官世家居住的地方,至唐代这里废弃成为普通老百姓栖居之处。同样快紫巷随着朝代变更,渐为商贾手工业者落居谋生之处。几朝以来,江西竹木茂盛、竹业加工兴旺,许多制筷子的竹器匠在此寻得一爿作坊,至此制筷子业兴盛于斯,长此以往又被人们将此处名唤成筷子巷。更名后的筷子巷虽然没有远古时侯的快紫巷那么沾王气沐官浴的风光,但在相当时空段里,这里店铺林立、商贸繁荣,达官显贵乐于光顾簪缨世族云集流连,成为江南赣江旁边集商贸和娱乐,文化和经济于一体的秦淮歌榭之处。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陈友谅欲利用朱元璋率军北上安徽安丰(今寿县)攻打张士诚部,乘机率水师60万袭攻朱元璋占据的洪都(今江西南昌),洪都守将朱文正是朱元璋亲哥哥之子,很是勇敢,与敌军血战八十五天,始终坚守。朱元璋闻讯速南下洪都驰援,亲率二十万大军与陈友谅恶战鄱阳湖。朱元璋采用火攻,切断陈军后路,以弱胜强,终使陈友谅中箭身亡。这一仗是定鼎朱明江山的关键战役,次年(1364年)正月,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二十八日夜,朱元璋的北伐军在徐达率领下攻占元朝京都大都,正式宣告了统治中国九十八年的元朝终结。朱元璋在军事上一直非常重视洪都这个要塞地区,它是隔断陈友谅与张士诚联盟的长江要径之处,也是扼控陈友谅战武夷的重要关口。这里原本为陈友谅盘踞之地,鄱阳之战后该地完全统归于朱元璋之手,他迅速封朱文正为南昌王,接管该地。有史载:“鄱当元季,保障西南为吴公宏,保障东北有於公光,率先纳士,太祖嘉之,故罹患稍浅,大姓之多,想原於此意。”就是说鄱阳和南昌地区在吴宏和於光当邑令之时纳士强郡,抗击外患,使该地区免受罹患,故而社会稳定人口稠密。当朱文正受封南昌王后部分从军将士随之落籍于此,此外还有陈友谅占据时遗留的军弁,致使该地区人口密集成份复杂,土地分配不适应人口的需要。为了自己亲侄王位的稳定,必须要进行人口疏散与重整。朱元璋权衡利弊,决定以江西人口填充湖广。这一政令下达,江西鄱阳抚州等地引起很大的波动。硝烟战火刚熄,惊魂甫定的百姓们又要面临移徙他乡,鄱阳的生民心情犹如鄱阳湖水,潮汐难定。据说当年许多人都不愿意离乡他去,熟土难离和恋乡情结促使些被征遣的民众纷纷逃躲深山,有的投靠地方势力来保护。执行移民抽调工作的里胥官吏便使出诈计:放流言说居住筷子巷的人不作抽丁移徙之列。于是一些人都逃到这里企图躲过遣迁恶运,结果在一夜之间,逃到这里的百姓如笼捕鸡,反手绳缚捆绑押上去九江口集屯,再分船调拨发往楚北、湘岳之地。当时被强行遣迁的百姓多为底层平民和劳动者,因没有文化,且世代不曾远徙,亦未经世面。加之动乱年代区辖多变,许多人对自己原居地的府州县名不甚知晓,只记住自己被缚捆之地筷子巷为始发之地。于是代代相传,遂成记忆习惯。当然也有迁民非是这种状况而来的,有的是作为官派,叫带职受迁。有的是厌倦了江西鄱阳湖地水患和战乱,想找一块没有战乱没有水患的安全之地作栖息而自愿迁徙。有的为兄弟很多,家大口阔,又无田少地的农民,谋求异地分散定居可解决眼下的住房田产不足而自愿迁徒他乡。这些人虽然不是来自筷子巷,但因筷子巷是当时的标志性的地名,且筷子为汉民族每日每时用食的必须工具,是饱肚可人之物,拿起筷子就想起老家,长此以往将此地作为迁移始发地,先祖老家的代名词而代代流传。至今这个名字成为明初中国大地移民运动的响亮文化符号,成为鄂、豫、湘移民史上颇巨影响铭刻千秋的历史地名。

  附录《筷子巷(街)考》

  吾邑风俗,除夕祀神,胙肉上插双箸。相传原籍江右居筷子街,岁时纪念,示不忘本也。间有瓦屑者则为瓦屑坝,余幼时习闻,未暇深考。后阅黄冈万氏族谱,有《瓦屑墩考》颇详,实乃知其说非诬,而于筷子街尚略焉。考《爱树堂文集》(黄安张舟一著),有祭余干县自出之祖祝文,云:“余干东门外有瓦屑坝,今遗地犹存。先世居筷子街,有前街后街之分。康熙时族高祖石虹(张希良)侍讲,曾谒祖余干,自为文祭之。”据此,瓦屑坝、筷子巷(街)均在余干东门外相距不远。余每与吾乡士大夫论世族皆称出自江右,其所以然者,当元季鼎革之际,徐寿辉、明玉珍、陈友谅起楚北,数郡受荼毒必甚。相传吾邑有蒿姓者,为此中旧族。其先世避乱蒿中得免,遂指蒿为姓,其他无闻焉,则当日之孑遗可知矣。其自江右移籍者,始洪武二年。考明代移民之见于史者甚多,明初徙苏松嘉湖杭民之无田者四十余户,往耕临濠;徙北平山后三万五千八百余户,散处诸府卫;移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迁山西潞、泽民于河北,后屡徙浙江及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凡此之类不可枚举,独迁江右于楚一事,不见明文,未知何故。考《明史·食货志》,载户部郎中刘九皋言,古狭乡之民,听迁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太祖采其议,定移民之制。此与故老相传洪武二年之说相结合,或者此时余干户口繁盛而楚中实当凋敝之秋,听民择利而趋,不由官府遣发,故史不载耳。余尝登匡庐、蹑五老,观三折泉诸名胜,下瞰彭蠡如在目前。其东则余干故城在焉,惜未能瞻拜祠宇,一访筷子街故里。竹杖芒鞋,请俟异日!

  [原载黄陂县《金氏族谱》金永森(张)鹤生作]

  发贴者:夏明智

标签:漫谈 筷子巷 
相关评论

夏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手机号/微信:18908662169


夏氏宗亲网为纯属公益性的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弘扬大禹文化为夏氏宗亲提供寻根问祖,沟通交流,资料查询。全站资料永久免费对全球的夏氏宗亲开放,若发现网站所载信息若有不准确之处,请与管理员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

闽ICP备17018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