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迁徙繁衍

安徽宿州夏湾夏氏宗族的沧桑历史

时间:2017/8/16 15:03:38   发帖人:夏氏宗亲网   来源:夏氏宗亲网   阅读:535   评论:0
内容摘要:夏氏先人夏良胜于明朝洪武二年,由山西洪洞tong迁居河南永城。由于不堪繁重的徭役税负,于明朝景泰元年,夏氏先人再次迁居宿州的柳沟。    先人在柳沟,子孙荫翳,历经了13世,田地已无法承载众多的家族人口。夏守义(132世)的六世孙夏应方(139世),不得不于清朝道光9年,...
  夏氏先人夏良胜于明朝洪武二年,由山西洪洞tong迁居河南永城。由于不堪繁重的徭役税负,于明朝景泰元年,夏氏先人再次迁居宿州的柳沟。
  
  先人在柳沟,子孙荫翳,历经了13世,田地已无法承载众多的家族人口。夏守义(132世)的六世孙夏应方(139世),不得不于清朝道光9年,由柳沟迁到夏湾。
  
  那时的夏湾,还没有村庄,只是黄河改道沉积的贫瘠黄土地。一条濉河从田野间逶迤穿过。小河年久失修,堤岸低矮,参差不齐,遇上雨季,还不时决堤。河边淤积的泥沙,长满了荒草。大片大片的水洼里,芦苇丛生。后来,清朝的地方政府,整治了河道。河水变得清澈,河边芦苇荡漾,鱼虾颇丰。河道又恢复了通航,可达洪泽湖、洋河、邳县等地。
  
  先人夏应方在河北边购置了五亩地,盖了简易的土墙草房,便在濉河岸边定居下来。忙时耕田种地,闲时捕鱼捉虾,过着虽不富裕,但也怡然自得的生活。
  
  清朝末年,先人夏应方的六个儿子,逐渐成人,通过不断地买地置业,垒墙造屋,先后形成了两排靠背而建的院舍。老大夏学府居东北角,老二夏学文居西南角,老三夏学勤居东南角,老四夏学堂居西北角,老五、老六居前门的西头。北边的房子坐南朝北,南边的房子坐北朝南。朝南的称“前门”,朝北的称“家后”。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1995年。直到今天,还能隐约看到当年的痕迹。
  
  河边的土地经过不断地辛勤耕耘,逐渐肥沃起来,生活日渐改善。先人夏应方先后生了六个儿子,人丁兴旺,房舍连绵成片,院落鳞次栉比。久而久之,这里自然而然成了村庄。由于夏氏先人最先迁居这里,又依傍河湾而居,周围的十里八村便称之为“夏湾”。
  
  清末民初,又有戚、王、孙、凌、马、方、蔡等姓氏族人,陆续迁居至此。虽然姓氏不同,但他们结伴而居,种田捕鱼,编篓结网。生活不断富裕,人口也渐渐多了起来。
  
  家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民国以后,连年混战,又加上日本人的入侵,夏湾的夏氏先人,为了生计,也是不断地辗转流离,奔赴他乡谋生乞讨。小时听父亲说,爷爷夏长元(142世),在解放前携家人到镇江,以算命糊口,利用黄雀叨卦谋生。伯父和父亲就在镇江磕石子。直到晚年,父亲还能磕得一手灵巧的石子。
  
  在解放前的近百年的时间里,夏湾夏氏的读书人寥寥无几,就可以看得出先人生活的困窘。他们祖祖辈辈辛苦度日,长期在温饱线上抗争。我的伯父夏怀春1943年,参加了苏北新四军,后来在淮海战役的碾庄战斗中牺牲,从此杳无音信。成了新中国无数的无名英烈之一员。
  
  解放后,夏湾的行政范围几经变迁,村容村貌也旧貌换了新颜。河道虽经数次整改,但已不能通航。原来河水清澈,夏氏七代人在河里淘米、洗澡、冲凉、洗衣裳,大部分的生活用水取自河水。可是,往日河道里淳朴清新的光景已悄然不再。
  
  在后来七代人的时光里,夏应方共生子孙110多人,健在的62人。分列31户,计128人。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已是人丁兴旺,子孙云集。追求知识,脱颖而出。出门在外,身怀专长。珍惜光阴,实干兴家。东南沿海,内陆腹地,南方都市,北方重镇,都活跃着夏湾夏氏子孙蓬勃的身影。
  
  古老的濉河岸边,夏湾邻里,到处呈现一片祥和兴旺的图景,夏湾的夏氏子孙正在不断地谱写勤劳致富的新篇章!
  
  夏氏第144代裔孙夏忠联撰写
  
  电话:13500580436
  
  2017.4.13

标签:安徽 宿州 夏湾 夏氏 宗族 沧桑 历史 
相关评论

夏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手机号/微信:18908662169


夏氏宗亲网为纯属公益性的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弘扬大禹文化为夏氏宗亲提供寻根问祖,沟通交流,资料查询。全站资料永久免费对全球的夏氏宗亲开放,若发现网站所载信息若有不准确之处,请与管理员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

闽ICP备17018138号